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我是刘协,我不做献帝 > 第二卷 荆州崛起 第464章——曹孟德的利剑

第二卷 荆州崛起 第464章——曹孟德的利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协看着手中的战报,此时的脸色那是无比的郑重和严肃,他知道这曹孟德的本事还是让他有些低估了。

    他很清楚,历史上的曹孟德能够走到那个地步,手中的两把利剑是绝对离不开的。

    这两把利剑一把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

    另一把,就是屯田了。

    很多人都对屯田有些误解,即便是曾经的刘协都觉得,这屯田不过如此。

    毕竟曹孟德有那么多的流民,那么多的黄巾余孽,甚至有那么多的耕牛,然后让他们凑对儿之后去耕种就行了呗。

    这是多么简单但是事情?

    但事实当真如此么?

    如今的刘协也同样在屯田,可是很明显此时的刘协并没有能够达到对方的水平。

    甚至可以说他会麾下所有的屯田之地,也就是杜畿靠着过人的天赋能够和曹孟德的屯田勉强打平罢了。

    此时的刘协已经知道了,这屯田可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

    这内容暂且不用多说什么了,这内容多么的复杂刘协也不用多说。

    仅仅是屯田这件事情,那就是一波三折。

    用刘协的话来说,这曹孟德的屯田,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且这参战的双方都是非常难以对付,因为...他们叫做认知!

    简单来说,这个过程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战场,舆论战场,操作战场,最后混到了他曹孟德的一家之言。

    这个过程也不得不说一句分外艰难了。

    当然,他曹孟德能够有这个结果也是离不开他前期的大佬,真正的大佬。

    不是荀彧,而是那个被很多人所遗忘的枣祗...

    这个家伙寂寂无名到什么地步?

    陈寿都懒得给他立传....

    但是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甚至将他的功劳评价到了和荀彧荀攸两个人并驾齐驱的地步。

    由此可见,这是如何的强大。

    刘协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也是非常凄凉的。

    凄凉到了什么地步?

    他身为大汉的皇帝,知道了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是需要吃饭的。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极限就是七天。

    七天之后,他可能就要见到他太奶了....

    而随着刘协的进步,伴随着刘协势力慢慢变大,他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其中最多的就是,他知道这粮食不仅仅是人必须的,也是一个势力的根基!

    简单来说,什么勇武,兵法,谋略..这都是在双方都有粮食的情况下,或者说都可以抢夺粮食的情况下。

    这才可以比这些东西,如果连粮食都没有,这些都成了屁话。

    因为都不需要打,他们就直接崩溃了。

    没有人能够饿着肚子百战百胜,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没有!

    而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军阀长期混战的时代,所以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必须要打经济战的时代。

    他不同于汉初,那短短几年的时间刘邦还能够扛得住。

    如果让刘邦跟着抗几十年上百年,这局面最后可能也会不一样的。

    局面早就了如今的情况,在这种时候,韩信白起加在一起在没粮食没有经济战的情况下都会成为悲剧。

    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袁术直接就是天下第一诸侯,但是后面却成了一个笑话一样,不断地衰败下去,最后被灭亡。

    在这个时代,不是刘协曾经想到的那种,我挑水来你耕田,然后我们一起自给自足。

    这个时代不是这个样子的,哪怕是乱世,哪怕是隐居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个时代,不仅仅那上好的沃土是官服的,不仅仅那雄壮的耕牛是官服朝廷的,甚至就连人本身,那也是朝廷的!

    他们可以是朝廷的,可以使地方势力的,可以是世家豪族的,但就不可能是他自己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相当大的一部分百姓都是流民,尤其是当这里发生战乱之后那就更是如此了。

    在这个时代,这些地方的世家豪强越来越强,甚至已经强大到了让其他势力不得不退步的地步了。

    这一点,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世祖光武帝恨得咬牙切齿的。

    所以在这个时代之下,刘协非常清楚他不是可以掀桌子的存在,因为这世家豪族可以和地方势力争夺资源。

    当然也可以和自己争夺资源。

    甚至作为皇帝,亦或者是曹孟德作为一个上位者,他都不能够去嫌烦桌子。

    这个天下最不能去嫌烦桌子的就是他们这些上位者,因为他们的地位,他们的权利靠着的就是这张桌子的秩序维持的。

    如果他们动辄掀桌子,那么等待他的...难不成要让他和诸多大将硬碰硬?

    所以他们不能去嫌烦桌子,这样也就代表着刘协..代表着就算是曹孟德,都要和这地方的豪强世家互相争夺。

    去争夺土地,耕牛,甚至是人口。

    刘协管这玩意就叫做...价格战!

    很可笑的事情,刘协管这玩意叫做价格战,还真是价格战....

    因为这东西不能白白让他们劳作,不能够白白便宜了他们,让他们免费得到土地和耕牛啊。

    这需要让他们缴纳租子!

    这就是代表着租子如果说太狠了,那么这流民就必须要逃亡了,他们不敢在这里活着。

    他们得想办法去更宽松的地方,逼急了...他们就反抗。

    毕竟在这个该死的世道,他们自己都知道,自己活着比死了也未必要干脆。

    死,并不足以让他们畏惧!

    用刘协的话来说,就曹孟德当初的那种制度,这流民的体验感太差了,还得是来他这里才行啊!

    当然,也可以说的文雅一点,那就是计牛输谷....

    从这些事情之下,刘协也能够更加直观地去看待曹孟德的屯田之策。

    屯田简单来说就是官方或者说地方官府甚至是朝廷去组织百姓耕种。

    特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长时间,并且耕种的面积非常大,而且还是强制性的。

    但是好处也是明显到了极致,那就是效率真的高,非常高....

    不仅仅可以快速的恢复农桑,更是可以开荒修建水利....

    一般来说,这屯田也是分为军屯还有民屯两件事情,至于刘协所知道的那后世之中才出现的商屯...嗯...他没有将这玩意当回事儿过。

    而且刘协也清楚,这屯田并不是枣祗独有的本事,这东西在先秦就已经有了。

    甚至在先秦,汉初乃至于大汉孝武皇帝时期就已经有了非常着名的边疆军屯...

    但是枣祗却是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提出来了民屯。

    这也是曹孟德能够有如今这个规模和底蕴的最大好处。

    规模之大,也是让人惊叹。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在这民屯之中,枣祗给了曹孟德建立了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一点,在历史上枣祗不得不说一声伟大。

    因为同样是在屯田上面颇有成效的,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才数得着,江东也就是陆逊才能够拿得出手。

    但是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都远不如枣祗。

    甚至就连这作用他们都不能够和枣祗相比。

    从建安元年的民屯到建安末期的军屯,从早期的枣祗韩浩还有任峻等人到后期的邓艾这曹魏的屯田是不断变化的。

    最直白最简单的就是他们的分成制度。

    从最早的六四分成到了后面的八二分成,不得不说这曹魏的屯田制度...那是真的越来越不是人了已经。

    就连刘协都必须要说一声,这玩意太过分了!

    如果不是司马炎取消了屯田,谁知道这后面的那群家伙会不会让这些屯田客直接给他们交钱屯田。

    简直是活畜生....

    如今的枣祗在这上面,那简直就是活佛一样的存在了。

    刘协曾经无数次在想,自己怎么就得不到枣祗的效忠,让他现在想要抢先一步都不知道怎么相仿。

    只能照猫画虎,甚至是连照着葫芦画瓢都有些费劲。

    哪怕是他做得更加的多,但是也挡不住这局面变得更加的无奈。

    只能等着枣祗做出来一部分之后他再跟着做一部分,这么一步一步走下去....

    作为寒门的枣祗死的太早了,让刘协连个机会都没有,不仅仅是他死的早,而是因为陈寿都没给他立传。

    让刘协就算是想要找他都找不到。

    甚至就连征辟他都不知道这书信往哪里发,只知道这家伙祖先去避难进入的颍川。

    然后自己去跟着郑玄学习过,跟着管宁去过辽东。

    然后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事情那是一概不知啊。

    简直就是让刘协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按照历史的轨迹被曹孟德的气质所折服。

    然后投入了曹孟德的麾下....

    甚至就连他的地位....哎....

    刘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作为前期的大佬,作为曹孟德的功臣,他死了之后,最后都只能追封一个....太守!

    嗯,好可怜的一个太守。

    和其他动不动就是追封车骑将军,大将军,大司马,要么就是司空司徒什么的。

    这一个太守....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